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《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》(WS/T 843-2025),该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这一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发布,标志着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入新阶段。
标准的核心内容
该标准规定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(不含中医药服务装备)配置的基本原则、分类品目及数量。具体而言,标准明确了22种通用医用装备和115种专用医用装备的配置品目。其中,体外诊断(IVD)设备成为重点配置方向,包括核酸提取仪、PCR扩增仪、血气分析仪、血型分析仪、微生物鉴定仪、粪便分析仪、免疫分析仪等。这些设备在二三级医院检验科中已广泛应用,但在基层市场仍处于渗透阶段。
基层医疗扩容与政策支持
基层医疗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。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。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。全国各省纷纷响应,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政策。例如,四川省计划到2025年建成400个左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,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;广东计划推动至少7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。
IVD企业迎来新机遇
随着《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》的实施,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容将为IVD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。目前,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庞大,共有97.98万个,其中乡镇卫生院3.39万个。随着政策的推动和需求的增长,乡镇卫生院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其检验设备。未来,IVD企业需要摆脱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定位,转向“技术赋能+服务增值+生态共建”的三维竞争模式。那些能够深入理解基层医疗真实场景并构建“产品-服务-数据”闭环的企业,将在县域医疗新浪潮中占据战略制高点。
数据支撑与市场前景
从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24年1-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》来看,2024年1-8月,全国医疗卫生机构(不含诊所、医务室、村卫生室)诊疗人次达50.1亿,同比增长10.7%。其中,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为8.7亿人次,同比增长10.8%。这显示出分级诊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,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患者回流,为IVD设备的采购和升级提供动力。
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基层医疗市场的持续升级,IVD企业需要精准抓住切入时间点,加大在基层市场的投入,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。
邮件群发 | Copyright © CACLP体外诊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5883号
Powered by 网至普